“热身准备,活动肩膀,动动脚腕,Ready,go!”随着跑步系统的提示音响起,民大学子们踏着朝露、迎着晚霞在田径场上、校道上开跑。广西民族大学自2022年秋季学期开始实施“阳光健康跑”,鼓励广大学生走下网络、走出宿舍、走向操场,在校园内释放激情与活力。
响应号召,扎扎实实发展体育教育
2022年9月,学校颁布《广西民族大学阳光健康跑实施办法》,要求一、二年级学生必须参加阳光健康跑,三、四年级学生自愿参与;规定学生跑步锻炼的时间周期、跑步距离、区域和速度;使用跑步系统记录学生的运动数据。《办法》的实施是学校体育教育改革成果之一,是党的二十大提出“建设体育强国,健康中国”目标的校园缩影。
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院长蒋东升表示,党和政府十分关心青年人的健康成长,多次发文要求学校加强体育工作管理。学校在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背景下,响应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的“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,加快建设体育强国”的号召,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“阳光健康跑”。力求解决大学生体质连年下降、学生体育活动锻炼积极性不高等问题,加强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,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锻炼习惯、磨炼坚强的意志品质,促进身心健康。
蒋东升认为,只要肯做实事,就没什么不可能;只要真心实意为学生着想,就不会有解决不了的困难。他说:“我在几年前就有实施校园跑的想法,但出于种种原因,项目的推进一直较为缓慢。去年,我亲自抓起这个项目,多方协商策划后,我们与专业公司达成合作,运用互联网、大数据等先进技术,对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信息化管理,使校园跑的项目最终落地。现在,我们更加有信心、决心能这件事情做大做好。”
逐见成效,久久为功建设体育文化
“阳光健康跑”实施以来,学校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优秀率、合格率均有所提高,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有所增强,学校体育文化和体育知识的传播方式日趋多元,学校跑步系统也在逐渐完善。学校将进一步优化激励机制和健全问题反馈机制,建立更科学的学生体育活动参与评价指标,推动学生体育课堂的全面管理和课外体育活动的有序开展。
蒋东升表示,“阳光健康跑”的完成情况已纳入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平时成绩。学校公共体育课程的最终成绩由考核成绩和平时成绩组成,更注重过程性评价,而非终末评价。为了更好地根据学生自身情况考查其综合素质,学校近年来不断提高公共体育课程的平时成绩占比。学校还将逐步增加同学们“阳光健康跑”的任务量,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奖励力度,如汇总排序学生的运动数据,对排名在前或进步较大的学生进行表彰或给予实物奖励等,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日常生活的一部分。
为了让学生有更好的运动体验,对体育锻炼项目进行科学、安全、有效的管理,学校不仅实施了“阳光健康跑”,还开展了全校范围的急救技能培训,向学生普及急救知识,提升学校师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急救护能力,积极营造校园体育氛围,构建校园体育文化。
管理学院2021级会计学专业黎蓉同学说:“校园里同学们运动的积极情绪带动我进行自主体育锻炼。‘阳光健康跑’现在已经成为我的一种放松方式,我时常约上三两好友一起跑步,这既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,又能增进我们之间的友谊。”
活力盎然,步履不停奔向健康中国
“体育承载着国家强盛,民族振兴的梦想。体育强则中国强,国运兴则体育兴。”学校开展“阳光健康跑”后,校园内进行体育运动锻炼的同学日益增多,学校的体育运动氛围日渐浓厚。民大学子们朝气蓬勃的运动身影活跃在校园各处,形成校园内一道独特的风景线。
许多同学在逐渐接触和参与“阳光健康跑”后,从抵触心理转变为能够从容有余地参加体育运动锻炼。经济学院2021级金融学专业马冬梅说:“我原先抱着完成任务的心态去跑步,但坚持下来发现,跑步不仅能磨练意志、增强体格,还能锻炼我以更积极乐观的心态面对将来的挑战。”
法学院2022级法学专业陆金美认为,“阳光健康跑”督促她进行体育运动,帮助她养成了锻炼身体的习惯,使她对运动健康观念有更深入地了解,自身的生活也变得更加规律。
外国语学院2022级翻译专业谢尔文说:“跑步是一种很好的生活习惯。我一般会戴上耳机,听着舒缓的音乐,悠闲自在地跑上20分钟,去体会内心的宁静与愉悦。‘阳光健康跑’培养了我们的运动习惯,对提升运动积极性有很大帮助。我在完成学期的跑步任务之后,仍会坚持锻炼。”
一路奔跑,一路寻找,一路成长。“阳光健康跑”的旅途在每学期结束时也许会暂告一段落,但不会停止。体育强国的建设工作任重道远,没有终点。学校将继续开发和创新体育教学资源,稳步推进教育信息化各项工作,更好地支撑体育教学改革和发展,为学生的身心体质健康而努力。